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拆迁资讯 > 拆迁新闻

上海一搬空旧改基地半夜亮起灯火,原来是拆迁队做起租赁买卖

上海一搬空旧改基地半夜亮起灯火,原来是拆迁队做起租赁买卖
浙江北路海宁路上,有一大片旧改基地正在拆迁中,然而,本应已搬空的这里,夜晚却亮起了灯! 是谁在这里?他们在这里干什么? 据附近居民反映,这里被违规出租给了外来人员,有的空地成了垃圾回收站和停车场;有些没拆完的旧房子则成了出租房……在幕后牟利的,到底是谁? 每月租金七八万,排半年才轮到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海宁路浙江北路。在安庆路浙江北路路口,奇怪地发现时不时会有三轮车拉着各式垃圾例如纸板箱、塑料瓶进出一条弄堂。一个拆迁基地正常理解应该是往外运输建筑垃圾,怎么还会往里面投送呢? 走进弄堂,记者发现了“新大陆”,这里俨然成为了一片垃圾回收站,经过整齐压缩的塑料瓶堆得高高的,一旁的纸板箱也被压缩成了好几坨。 现场的一位大哥与记者闲聊时透露,这里的场地是花了大价钱租的,每个月租金要7到8万。隔壁的大妈也着急地跳出来“补充”道,这还是排队排了半年才轮到的。简单地算一笔账,一个月租金7万元,一年租金收入就是84万,且旱涝保收! 这片旧改基地里显然不止一个垃圾回收站。除此之外,还有收费停车场,一个月450元,如果你不要发票,不给国家交税,还能再便宜50元。 尚未完全拆除的旧房出租,工棚也出租 在一些尚未完全拆除的旧房里,虽然大门都已经被封死,但一些房间外却晾着衣服——这里还住着人。一问“租金”,每个月几百到上千,有的人刚住进来,有的人已经住了2年。 不止是房屋,连工地上的工棚也成为了“发家致富”的工具: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仓库式样的工棚,一个月还要租1000多块钱,难怪连这里的租客也叹气,物价水平太高。 出租方究竟是何方神圣? 按照相关规定,旧改基地和基地上已经被征收的房屋,其所有权属于国有,那么谁敢在国有土地上“拔毛”?当地居民透露了一个秘密:拆迁队。 这些房子原本是给拆迁队员住的,因为现在还没拆完,空关着也是关着,就做起了租赁的买卖。不过他们也够“义气”,一个月一租,因为只要接到上面命令,租客就要随时做好搬走的准备,租得不安心。 这里,能随意出租牟利吗? 记者分别找到了北站街道动拆迁指挥部以及北站街道。 据了解,这两片地块分别是2015年5月开始动迁的安康苑,以及2016年1月动迁的华兴基地,当时由闸北第一和第二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以招投标形式包给了6家拆房单位实施拆除。 一名负责人表示,在拆除过程中,根据市建交委相关规范,闲置场地鼓励用于社会公益,但有严格要求包括备案制度、审批流程,而且绝不收费。这位负责人及北站街道均向记者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对于利用旧改基地非法牟利的行为进行严肃整治,不让这一现象再在基地出现。 小研说几句,在多倍镜栏目中,也有研粉向小研反映旧改基地、拆违基地无人管理的问题。有些动迁地块脏乱差,里面有停车场、洗车点、夜排档等,住人甚至群租的情况也存在;有些地区拆违后建起了围墙,墙里的地方却出租给企业,人员复杂、工业污染、火灾隐患等让周边居民非常不安。 希望相关部门能迅速行动起来,从调研做起,切实加强对旧改基地、拆违基地这类地区的管理,杜绝出租牟利、管理无序等乱象,让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宜居。 (原标题为《海宁路上搬空的旧改基地半夜亮起灯火,是谁在里面?》)来源:澎湃新闻

推荐律师

杨在明
主任律师 首席拆迁律师

土地改造 厂房拆迁

马丽芬
合伙人律师 督导律师

企业厂房拆迁 公房征收腾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