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拆迁资讯 > 拆迁新闻

城市更新中的拆迁补偿:容积率、公摊面积如何影响你的安置房?

城市更新中的拆迁补偿:容积率、公摊面积如何影响你的安置房?
一、容积率:决定安置房 “建筑面积” 的核心指标
1. 什么是容积率?
定义:总建筑面积 ÷ 用地面积(例:1 万㎡土地建 3 万㎡房子,容积率 3.0)。
法律作用:《城乡规划法》规定,容积率是规划审批的强制性指标,直接影响开发商可建面积。
2. 容积率如何影响补偿?
原址回迁:
若原房屋容积率为 1.5,新项目容积率提高至 3.0,开发商可能通过 “容积率置换” 压缩安置房面积。
案例:老王原有 100㎡房屋(容积率 1.5),回迁时容积率 3.0,按 “拆一还一” 需补 100㎡×(3.0÷1.5)=200㎡,但实践中常按 1:1 补偿,导致实际居住面积 “缩水”。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 243 条规定,征收补偿不得降低被征收人居住水平,容积率提高需折算成建筑面积补偿。
二、公摊面积:安置房 “得房率” 的隐形杀手
1. 公摊面积的法定范围
必须分摊:楼梯、电梯、走廊、物业用房等(《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
不得分摊:开发商自用的地下室、车库等。
2. 公摊系数如何计算?
公式:公摊系数 = 公摊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示例:
原房屋:套内 80㎡,公摊 20㎡,公摊系数 25%;
安置房:套内 80㎡,公摊 30㎡,公摊系数 37.5%,实际得房率下降 12.5%。
3. 法律对公摊的限制
住建部 2024 新规:
安置房公摊系数不得高于同区域商品房;
需在补偿协议中明示公摊部位、系数及计算方式;
超约定公摊面积 5% 以上部分,被征收人可拒绝补差价。
四、维权关键点:看懂协议,守住底线
1. 协议必须注明的条款
安置房容积率、公摊系数;
若容积率高于原址,需约定建筑面积补偿倍数(例:容积率每增加 0.5,补偿面积增加 10%);
公摊超约定部分的处理方式(免费赠送或按成本价购买)。
2. 法律救济途径
对容积率不满:可申请查看项目规划许可证,质疑容积率调整的合法性;
对公摊有异议:委托第三方测绘机构重新测量,起诉要求按实测面积补偿。
五、典型案例:容积率与公摊 “双杀” 怎么办?
案例:2024 年北京某棚户区改造
原房屋:60㎡(套内 50㎡,公摊 10㎡,容积率 2.0);
安置房:60㎡(套内 40㎡,公摊 20㎡,容积率 4.0)。
争议点:
开发商称 “拆一还一” 符合规定,但实际套内面积减少 20%;
法院判决:按套内面积 1:1 补偿,开发商需增补 10㎡套内面积或按市场价赔偿。
结语
城市更新中,容积率和公摊是影响补偿的隐形杠杆。被征收人需重点关注:
原址容积率与安置房容积率的差异;
公摊系数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多层≤15%,高层≤25%);
协议中是否明确 “按套内面积补偿” 或 “公摊超量免费” 条款。
记住:法律要求补偿后居住条件 “不降低、有改善”,任何以容积率、公摊为由的缩水都可依法维权。

推荐律师

杨在明
主任律师 首席拆迁律师

土地改造 厂房拆迁

马丽芬
合伙人律师 督导律师

企业厂房拆迁 公房征收腾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