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 / 诚信 / 融合 / 责任
搜索
400-801-9299
在明首页
拆迁资讯
法律法规
拆迁律师
拆迁问答
拆迁视频
企业拆迁  
厂房拆迁
商铺拆迁
房屋拆迁  
城中村拆迁
旧城改造
宅基地拆迁  
土地征收
农业设施
关于在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拆迁资讯
>
拆迁新闻
周口:高起点谋划 高质量发展 奋力打造中心城区教育新高地
在明客户端
04月10日
16:34
咨询专业律师
色调清新的外墙、伫立整齐的教学楼、宽敞开阔的操场、一应俱全的教学设备——8月18日,骄阳似火,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桂园路小学的校园里,工人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开学季进行最后冲刺。 这个暑期,包括桂园路小学在内,周口中心城区共有20所中小学校、18所幼儿园正在紧张施工,其中16所中小学校、13所幼儿园将在今年9月1日开学日当天集中投入使用。 一年之内启动38所学校、幼儿园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全力实施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振兴工程攻坚战吹响的集结号,也是市委、市政府在“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迈出的坚实步伐。 超前谋划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目前,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319所,在校生达14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5所,在校生约10万人。根据省教育厅2020年年底通报情况看,全省“大班额”占比3.19%,周口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占比9.22%。中心城区“大班额”“超大班额”问题尤其突出,分别占34.92%、10.07%。“大班额”是困扰和制约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化解“供需失衡”矛盾刻不容缓。 在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张建慧提出了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战略,作出了规划建设中心城区教育片区的重大决策。在市人大四届八次会议上,市长吉建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开展教育三年提升行动,新建、改扩建一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校,着力解决中心城区“大班额”“大校额”问题,充分彰显了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拉开了新时代周口中心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幕。 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张建慧先后8次调研中心城区教育工作,5次召开规委会,研究中心城区教育组团片区总体规划,强调教育事关城市发展的未来,是城市竞争力、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大计,必须以前瞻30年的眼光,以建设300万以上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都能接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进行中心城区教育片区规划建设,为城市发展添动力、增活力、聚合力,为中心城区“起高峰”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年初,市长吉建军在组织召开中心城区项目建设专题会时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是建设现代化新周口的应有之义,决定市、区两级财政投入资金29.3亿元,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0所(小学11所、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4所、高中1所),新增学位46330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8所,新增学位5490个。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市委、市政府将学校、幼儿园项目建设纳入2022年中心城区十大民生实事,成立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振兴工程领导小组,明确加快周口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方案,制定中心城区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按照“提升老城区、扩充新城区”的发展思路,到2035年在中心城区增加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156所,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城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这些科学完善、统筹协调,可预见、可操作的顶层设计,为中心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 高位推进 跑出学校建设“加速度” 对于新学年,改扩建后的川汇区新民小学有着很多的期待。新民小学原来是仅有8亩多地的袖珍小校,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设12个班,学位700个。其周边社区高楼林立、居民繁庶,学校早已难以满足周边居民的就学需求。在中心城区此轮建校高潮中,新民小学向南扩建约16亩,新建一座6390平方米的教学楼,新增24个班级,新增学位1080个,相当于在原址上增加两个新民小学,片区内孩子入学难问题将迎刃而解。这一切,发生在今年3月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高效率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倾力民生事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不等不靠、马上就办,一件件加速推进、一点点用心做好,让老百姓在更好的优质教育中收获幸福,使教育更有温度、服务更为贴心。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躬身入局、靠前指挥,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以及项目建设专题会、推进会、调度会。市委书记张建慧多次在相关会议上提出要加快项目学校建设进度,打造中心城区教育新高地,并到现场调研和督导。 市长吉建军相继组织召开20多次政府常务会议、重点项目推进会,多次深入中心城区部分中小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并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克服一切困难,毫不犹豫,拧紧时间,倒排工期,紧抓快办,确保学校早建成、早投用。 市政府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成立以副市长秦胜军为组长的中心城区教育项目建设专班,不定期现场明察暗访,每周一例会、每月一调度,相继召开周例会、调度会15次;建立政府负责、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督查督办机制,对照考评指标,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对成效显著、项目建设推进较快的单位和负责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推进较慢的,约谈单位主要领导。 各区党、政“一把手”扛牢属地责任,靶向施策,精细管理,对项目立项审批、征地拆迁、报建手续、招投标、质量监管实行全过程参与、全方位管理。 川汇区委、区政府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全区绩效考核体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对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安排部署。对新建学校实施“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的工作机制,即:区教体局工作人员驻点,局长每天督查一次,进度一天一报,将学校项目进展纳入“周交办”,区委督查中心一周两次督查,区长一周一次到工地现场办公,每周向市政府汇报一次,区四大班子项目观摩一月一次。 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把4所新建中小学校全部纳入“四保”白名单企业(项目),落实人员闭环管理,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应急状态下项目不停工。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成立教育项目建设专班,每个项目常驻一名负责人进行现场督导,每周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工作例会,分析研判、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积极推进项目工程进度,全力确保新建学校如期完工。 淮阳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资金优先支持、教育人才优先培养、教育资源优先提供,累计投入资金达12.5亿元用于11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 有关部门构建了“政府主抓、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工作机制。政府主抓,即市、区政府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常住人口、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谋划布局教育资源;教育部门主管,即教育部门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负责学校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工程质量和督查督办上;部门协同配合,即市、区发改、财政、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社、编制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特事特办,全力支持和配合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做好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建设项目规范有序推进。 市教体局实行“一把手”挂帅,组建工作专班,每日查验、每周汇总上报,印发《工作简报》11期;做到时时掌握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做到上传下达,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实落地,确保项目顺利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五个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对项目工程挂牌督战,派出专人蹲点督导。 为实现项目学校在9月1日开学投入使用,每个项目都细化建设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38个工地犹如38个战场,夜以继日,抢工会战,竞相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其中,16所学校建设工程已竣工或接近竣工,将于9月1日集中投用,分别是川汇区汉阳路学校中学部、颍河路学校中学部、银珠路小学、银珠路中学、永宁路小学、六一路小学、新民小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验学校、扶沟路小学、桂园路小学、桂园路中学;淮阳区新星小学、文明小学、红旗中学、腾达学校、五星学校。港区第一小学、周口二高新校区,开发区东城学校,淮阳区清风学校正在紧张施工,确保今年年底竣工交付。此外,13所公立幼儿园将于今秋开学季集中投入使用,另外5所将于明年春节过后投入使用。 新建学校的教育设施更加完备。教室里不仅配备了多媒体一体化教学设备,还专门配置有利于视力健康的护眼灯,安装有空调,全部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为各新建学校搭建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平台。 即将竣工的桂园路中学占地113亩,新建的教学楼窗明几净,塑胶操场平整宽阔,餐厅宿舍干净整洁,音乐美术等多功能教室配备齐全。 “学校建得真漂亮,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很放心。市委、市政府真心在为老百姓办实事,把好事办在了我们的心坎儿上。”“办优质学校,出优秀人才,必须点赞。”“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很幸运我家孩子赶上新建小学一年级的招生……”市民的点赞声、感谢声不绝于耳。 创新驱动 打出提升质量“组合拳” 教育资源的扩充不仅仅是量的扩充,而且必须是质的提升,全力打造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区采取公开考选的方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淮阳区今年公开招聘教师400名、特岗教师200名。示范区、开发区公开招聘254名教师,川汇区即将公开招聘60人,充实到教学第一线。一次性招教人数如此之多,中心城区前所未有。这次大规模的招教行动,不仅有效填充新建学校的师资缺口,也为中心城区教育带来新活力。 各区在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和岗位竞聘制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对新建学校公开选拔校长和领导班子,建立起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示范区对新建学校公开选拔学校领导班子,川汇区公开选聘4名中小学校长担任新建学校校长,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造就了一支高素质、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 为进一步统筹教育资源,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激发教师队伍潜能,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充满活力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管理新机制,中心城区学校全面推进“区管校聘”岗位竞聘、学校教师交流轮岗,仅川汇区中小学就将有300名教师进行交流换岗。 强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城区名校+新建学校”“城区名校+农村学校”“城区名校+薄弱学校”等方式,组建教育集团。淮阳区以淮阳中学、第二实验小学等为龙头,组建10个紧密教育集团;川汇区组建周口四中、六一路小学、汉阳路学校等12个教育集团;示范区、开发区组建4个教育集团,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全覆盖。尤其是29所新建学校设施高起点、管理高起点、赢在起跑线,优质学校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广大家长奔走相告,纷纷到新建学校、幼儿园给孩子报名入学。 “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扩充,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城区办学能力的重大决策,中心城区学校建设跑出‘加速度’,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扛稳责任,奋力拼搏,厚植发展基础,深化教育改革,擦亮教育品牌,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满意度和自豪感。”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富生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周口教育人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踔厉奋发,奋楫争先,奋力开创教育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以高品质的教育发展谱写老百姓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以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书写立德树人的新时代答卷,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周口、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周口贡献教育力量! 责任编辑:郭栩汝
上一篇:鹤壁市印发通信设施迁改补偿暂行办法...
下一篇:许昌市召开城建重点项目(工作)第13次周...
推荐律师
杨在明
主任律师 首席拆迁律师
土地改造 厂房拆迁
立即咨询
马丽芬
合伙人律师 督导律师
企业厂房拆迁 公房征收腾退
立即咨询
相关热点
浙江这些地方已确认拆迁或前期调研…
2990次阅读
关于公布内蒙古阿拉善盟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
2545次阅读
东城区腾退房最新政策
2327次阅读
嘉兴海盐这个街道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已出!
2266次阅读
南昌土地征收位置公布 新建区15000余
2251次阅读
昌平区非宅腾退补偿
2066次阅读
关于公布重庆市巫山县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
1937次阅读
关于公布重庆市大渡口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
1769次阅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宅基地制度改
1715次阅读
古城三期工程转入动迁阶段
1708次阅读
热门排行
1
2022年农村宅基地新政策
2
2022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3
浙江绍兴柯桥兰亭书画村二期拆迁进入腾空阶段
4
深圳南山原联合饼干厂旧改项目启动招标
5
公平合理拆迁补偿,推动城市发展与民生保障共进
热门问答
推荐律师
更多
杨在明
土地改造 厂房拆迁
立即咨询
马丽芬
企业厂房拆迁 公房征收腾退
立即咨询
留言咨询
您好,请问您最近遇到什么拆迁难题,可详细描述,方便律师更好给出维权建议,或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为您安排专业律师回电指导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代理拆迁征地已超
20000
件,致力于为您争取满意的补偿款。快速通道:
400-801-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