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易地搬迁后原有房屋一般会进行拆除或者收回。
一、关于原有宅基地的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因此,贫困户在易地搬迁后,原有的宅基地通常会面临两种处理方式:
如果贫困户在搬迁后不再使用原有宅基地,且该宅基地上无房屋或其他附着物,那么该宅基地可能会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并重新分配给其他需要的村民。
如果原有宅基地上有房屋或其他附着物,贫困户可以选择将其拆除或保留。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贫困户选择保留房屋,那么他们需要继续承担该房屋的相关税费和维护责任。
二、关于原有房屋的处理
贫困户在易地搬迁后,原有的房屋一般会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原有房屋已经破旧不堪、无法居住,或者贫困户不需要再保留该房屋,那么他们可以选择将其拆除。拆除后的建筑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或者作为废弃物处理。
如果贫困户希望保留原有房屋作为纪念或者其他用途,他们需要确保该房屋的安全和合法性。例如,他们需要定期对房屋进行维护和修缮,确保其结构安全;同时,他们还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将危房用于居住或出租等用途。
总的来说,贫困户易地搬迁后原有房屋的处理方式取决于贫困户的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但无论如何处理,都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处理方式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请注意,由于法律和政策的复杂性以及地区差异,建议贫困户在处理原有房屋前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专业律师的意见,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二、贫困户搬迁的房能退吗第一种:
推倒房子,恢复生态。
农村居民在接受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后,会在安置区获取到政府“按户按人”分发的安置房,也就是新房,这座新房会在之后进行确权登记,也就是说农村居民拥有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的使用权。
但是遵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原本的宅基地使用权自然失效,原有宅基地上搭建的房屋,不管是新房还是旧房,都很可能因为当地恢复生态的需要,被推倒。
第二种:
保留房子,但无期限。
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在接受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后,虽然已经对现有安置房进行了确权登记,但原有的老房子却不会被立即推倒,在电视剧《山海情》中我们能看到,有部分移民在移民之后,还是会回到“双水村”去暂住和生活。
原有村庄的房子只要不是危房,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只是保留的房子是暂时的,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要求推倒。
第三种:
改变用途。
农村居民在接受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后,就意味着不再行使对原有住房的所有权,也不再行使对原有宅基地的使用权,说白了原来村庄的房子已经和搬迁安置户没有关系了,不管是新房子还是旧房子都已经“充公”,国家和当地政府会对原有的村庄进行重新布局,如果房屋有可利用价值,有可能会改变用途,比如用作粮食仓储、打造旅游等用途使用。
易地扶贫搬迁是什么意思?
“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对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条件低劣等不具备生存条件和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的贫困群众,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搬迁到生活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开发式移民,通过开垦宜农宜林荒山荒地,依托城镇和产业发展等易地安置。
”
法律依据: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第三条
全面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和规范标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集中安置比例,稳妥推进分散安置并强化跟踪监管,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守贫困户住房建设面积和自筹资金底线,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确保完成剩余390万左右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和服务,切实做好搬迁群众户口迁移、上学就医、社会保障、心理疏导等接续服务工作,引导搬迁群众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社区。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督促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
三、易地扶贫搬迁旧房和宅基地如何处置?法律分析:
易地扶贫搬迁房子可以出售,但是在20年内,不得出售。
法律依据:
《关于严禁抵押、出售、置换、转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的通告》
一、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4个部委印发的《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百问百答》政策规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在20年内不得抵押、出售、置换、转让(依法继承除外)安置房屋;
在脱贫攻坚期内,不得出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
县上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入户核查,一经发现转让、出售、出租安置房屋等情形,将依法收回其安置房屋,一切损失由安置户承担,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追究搬迁安置户的法律责任。
二、任何人不得假借搬迁安置对象之名非法获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屋,交易均属无效交易,不具备法律效力。
四、易地扶贫搬迁房子可以出售吗农地拆迁补偿标准根据土地现状和种植情况确定,耕地补偿每亩26460元,开荒种植10年以上不予安置补助,开荒10年以下按荒山标准每亩5040元补偿,种植林木等作物按土地现状补偿。
易地扶贫搬迁可领取住房建设补助资金,集中安置补助2.5万元,分散安置补助2万元,具体标准以当地政府公告为准。
法律分析
(一)自留地和土地承包手册上登记的耕地,补偿标准每亩26460元,给予安置补助每亩75000元。
(二)现状是耕地且开荒种植10年以上的,补偿标准每亩26460元,不予安置补助。
(三)开荒耕种10年以下的土地一律按照荒山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补偿标准每亩5040元,不予安置补助。
(四)在既有土地承包手册土地上种植林木、草、果树等农作物的土地,按土地现状类别标准进行补偿,并给予耕地安置补助每亩75000元。
具体的拆迁补偿金额,由各地的人民政府决制定,标准不一。
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一般是可以领取住房建设补助资金、拆旧复垦奖励资金等补偿。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国家补助标准是集中安置统一建房的,贫困户人均补助2.5万元;分散安置的,贫困户人均补助2万元。
但是具体补偿标准应该看当地政府公告。
拓展延伸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的房屋补偿标准是多少?
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房屋补偿标准是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定的。
一般来说,补偿标准包括房屋面积、房屋评估价值、搬迁费用等多个方面。
在农村地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补偿标准一般是按照每平方米的标准补偿,具体数额会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价格进行调整。
此外,还可能包括临时安置费、过渡期补贴等其他福利待遇。
具体的补偿标准需要咨询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以确保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权益保障。
结语
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同地区的房屋补偿标准会有所不同。
补偿标准通常包括房屋面积、评估价值和搬迁费用等因素。
在农村地区,补偿一般按每平方米标准计算,具体数额会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价格进行调整。
此外,还可能包括临时安置费、过渡期补贴等其他福利待遇。
为确保权益保障,建议咨询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获取准确的补偿标准和信息。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国务院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五、易地扶贫搬迁的房屋补偿规定是什么?农地拆迁补偿标准根据土地现状和种植情况确定,耕地补偿每亩26460元,开荒种植10年以上不予安置补助,开荒10年以下按荒山标准每亩5040元补偿,种植林木等作物按土地现状补偿。
易地扶贫搬迁可领取住房建设补助资金,集中安置补助2.5万元,分散安置补助2万元,具体标准以当地政府公告为准。
法律分析
(一)自留地和土地承包手册上登记的耕地,补偿标准每亩26460元,给予安置补助每亩75000元。
(二)现状是耕地且开荒种植10年以上的,补偿标准每亩26460元,不予安置补助。
(三)开荒耕种10年以下的土地一律按照荒山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补偿标准每亩5040元,不予安置补助。
(四)在既有土地承包手册土地上种植林木、草、果树等农作物的土地,按土地现状类别标准进行补偿,并给予耕地安置补助每亩75000元。
具体的拆迁补偿金额,由各地的人民政府决制定,标准不一。
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一般是可以领取住房建设补助资金、拆旧复垦奖励资金等补偿。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国家补助标准是集中安置统一建房的,贫困户人均补助2.5万元;分散安置的,贫困户人均补助2万元。
但是具体补偿标准应该看当地政府公告。
拓展延伸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的房屋补偿标准是多少?
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房屋补偿标准是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定的。
一般来说,补偿标准包括房屋面积、房屋评估价值、搬迁费用等多个方面。
在农村地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补偿标准一般是按照每平方米的标准补偿,具体数额会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价格进行调整。
此外,还可能包括临时安置费、过渡期补贴等其他福利待遇。
具体的补偿标准需要咨询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以确保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权益保障。
结语
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同地区的房屋补偿标准会有所不同。
补偿标准通常包括房屋面积、评估价值和搬迁费用等因素。
在农村地区,补偿一般按每平方米标准计算,具体数额会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价格进行调整。
此外,还可能包括临时安置费、过渡期补贴等其他福利待遇。
为确保权益保障,建议咨询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获取准确的补偿标准和信息。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国务院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六、易地扶贫搬迁旧房和宅基地应该处置?第一种:
推倒房子,恢复生态。
农村居民在接受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后,会在安置区获取到政府“按户按人”分发的安置房,也就是新房,这座新房会在之后进行确权登记,也就是说农村居民拥有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的使用权。
但是遵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原本的宅基地使用权自然失效,原有宅基地上搭建的房屋,不管是新房还是旧房,都很可能因为当地恢复生态的需要,被推倒。
第二种:
保留房子,但无期限。
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在接受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后,虽然已经对现有安置房进行了确权登记,但原有的老房子却不会被立即推倒,在电视剧《山海情》中我们能看到,有部分移民在移民之后,还是会回到“双水村”去暂住和生活。
原有村庄的房子只要不是危房,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只是保留的房子是暂时的,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要求推倒。
第三种:
改变用途。
农村居民在接受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后,就意味着不再行使对原有住房的所有权,也不再行使对原有宅基地的使用权,说白了原来村庄的房子已经和搬迁安置户没有关系了,不管是新房子还是旧房子都已经“充公”,国家和当地政府会对原有的村庄进行重新布局,如果房屋有可利用价值,有可能会改变用途,比如用作粮食仓储、打造旅游等用途使用。
易地扶贫搬迁是什么意思?
“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对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条件低劣等不具备生存条件和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的贫困群众,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搬迁到生活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开发式移民,通过开垦宜农宜林荒山荒地,依托城镇和产业发展等易地安置。
”
法律依据: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第三条
全面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和规范标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集中安置比例,稳妥推进分散安置并强化跟踪监管,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守贫困户住房建设面积和自筹资金底线,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确保完成剩余390万左右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和服务,切实做好搬迁群众户口迁移、上学就医、社会保障、心理疏导等接续服务工作,引导搬迁群众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社区。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督促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
1、贫困户拆迁房子如何补偿的
2、贫困户拆迁政策
3、贫困户房屋拆迁补偿
4、贫困户拆迁有没有补偿
5、贫困户拆迁补偿标准
6、贫困户拆房政策
7、贫困户拆房赔偿多少钱一平米
8、贫困户拆房子补助多少
9、贫困户拆旧房有补助吗
10、贫困户拆迁有什么政策
以上就是在明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贫困户拆迁房子如何补偿,贫困户易地搬迁后原有房屋怎处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贫困户拆迁房子如何补偿,易地扶贫搬迁的房屋补偿规定是什么?
内容审核:张振律师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中的法律法规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法律法条存在信息滞后或错误、侵权,欢迎联系我们纠错,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遇到拆迁,提前咨询律师各项是否合理,房屋,土地,装修,停产停业损失等。仅受理拆迁相关咨询!本所律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企业,商铺及复杂重大疑难案件!欢迎咨询在明律师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