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种过地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只靠这一亩三分地是赚不到多少钱的,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赚钱,很多农二代基本在城里都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甚至在城里买了房子,并且将户口也转到了出去。这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因此农业户口的优势也越来越多,有些人即便在城里买了房也舍不得迁户口,但为了孩子可以优先进入城里好的学校,还是得迁户口。那农转非户口会失去哪些权益呢?农村老家的房子拆迁还有补偿吗?下面就来给大家仔细讲讲。
农转非会失去哪些权益?
1、无法享受分红
现在的土地不像以前那样只能变现了,还可以流转和出租,或者转让给村集体人员使用,这样农民每年就都可以享受到分红的福利,但这只有农业户口的人才有,一旦农转非,这个权益就无法享受。
2、土地不能确权
农民朋友估计都知道,土地确权已经结束有段时间了,但如果是特殊情况没完成,国家还是会给予时间,但如果是农转非的情况,土地可就无法确权了。如果老家土地能确权,那么农民就有承包权,经营权,可农转非后,土地到时候就会被村集体收回的。
3、宅基地无使用权
宅基地可以说是农民的根,在这块土地上长大,自然是舍不得它,但如果想一直有它的使用权只能是农村户口,一旦农转非,那么等农房一倒塌,就无法拥有宅基地使用权了。\n\n\n农转非后农房拆迁还有补偿吗?
这些年来,农村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了,有些地区为了发展得更好需要对农房进行拆迁,这时农民就能得到一笔补偿。一般来说,这个补偿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原有房屋的补偿,二是针对户口的补偿。如果是农转户口的话,那就说明不是村集体成员,这样针对户口的补偿是无法享受的。具体补偿标准如下:
1、农转非得不到安置补助
农房拆迁农业户口人员能得到安置补助,农转非户口很可能得不到安置补助。即使迁一个人回农村,也仍然是非农业户口,也不会得到安置补助。农村房屋拆迁,是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适用《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因此应当对农业户口人员给予安置补助,非农业户口人员一般没有农村村民资格,不能享受农村村民待遇,因而不能得到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
2、农转非能得到货币补偿,得不到安置房
一般来说,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的安置补助通常是安置房,但是非农业户口人员的房屋拆迁只能得到货币补偿,而不能得到安置房。\n\n\n农转非后哪些情况下还能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上面有讲到人们农转非后通常会失去宅基地的使用权,但宅基地上有房子,如果房子还能住,通常也可以间接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下面这两种情况通常还能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1、自建房完好无损
农转非后,农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如果完好无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体现,那么本着“地随房走”的原则,间接也可以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房子只要足够耐用,宅基地的使用期限就越长。
2、自建房成AB级危房
如果农转非后,农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已经成了危房,且在AB级的前提下,农村自建房暂时还是能使用的,所以暂时还能拥有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只要简单修缮维持房屋的正常居住功能,短期内宅基地的使用权就能继续行使。如果房屋构成危房CD级别,已经不能满足正常居住功能,失去了经济价值体现,那么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就终止了,因为非村集成员,没有在农村宅基地上翻建新房的权利,只能等危房倒塌灭失,宅基地使用权结束。
所以说,如果农民想长期拥有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最好是在非转农户口之前将老房子翻建。
农民在城镇买房落户有什么优势?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里赚钱后就买了房子,但基于上面我们看到的农业户口优势,很多人不愿意迁户口,但其实在城镇买房后落户也有一定优势,常见的有下面几个:
1、小孩上学
如果农民在城里买房且落户了,既可以免交小孩借读费和学杂费,还可以优先选择好的学校,高考分数线的标准也相对较低。
2、买房优惠
一般来说,如果在城市买房且落户了,就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
3、社会保险
此外,城市里的医疗资源比较发达,医保要高些,所以享受的返还福利也更高。
4、失业保险
在城市买房落户的,失业可享受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证金。
5、退休福利
在城市买房落户的人,退休后可以办理老人证,享受当地优惠福利。
其实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农业户口的优势还是很显著,有了它,我们不但能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还可以享受分红,如果农转非,这些权益都会失去,要是老家宅基地上的房子倒塌,也将失去宅基地使用权,另外要是农转非,农房拆迁也只能得到原来房子的部分货币补偿,安置房与安置补助都得不到。但是如果各位在城里买房了,还是需要迁户口且想拥有宅基地使用权时间久一些的话,我们可以在迁户口前将房子翻建,这样本着“地随房走”的原则,还是能拥有宅基地使用权的。不过城镇户口也有一定优势,比如说方便孩子上学,退休福利也更好。这里建议大家,如果是夫妻全是农村户口在城里有房的情况下,最好是只迁一个人的户口,这样也能保障一方的农村户口权益。
二、农转非有三种补偿法律分析:
被政府征地后,户口被转为农转非户口是有补贴的。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用地单位除支付补偿费外,还应当支付安置补助费。
按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二十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因征地农转非后的户口性质
●重庆农转城最新政策
●农转非补偿17万
●重庆市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政策
●重庆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58号文件
●征地后农转非的农民
三、拆迁后农转非一、农转非户口的最新补偿政策有哪些1、农转非户口的最新补偿政策如下:
(1)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的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并按照原有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对其进行依法的确权颁证;
(2)如果不在承包期内,且已经落户城镇,并退出承包地的,或者是已经获得了退出承包土地的相关经济赔偿的家庭,将没有资格进行土地确权的依法登记颁证,也就是相当于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了。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二、农转非户口转回条件有哪些1、原籍是农业户口的大中专毕业的学生;
2、己愿意回到农村的被征地的农民;
3、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农村户口的人,非农业户口的一方在城镇中没有稳定的工作,而且在农村长期居住的;
4、原来的户籍是农村的,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没有工作单位或者是原来的工作单位已经解散的人员。
四、农转非户口的最新补偿法律分析:
国家规定的拆迁补偿标准如下:
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或主动放弃一些权利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安置住房。
4、由宅基地区位补偿价、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构计算公式为:
房屋拆迁补偿价=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五、农转非拆迁补偿法律分析:
国家规定的拆迁补偿标准如下:
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或主动放弃一些权利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安置住房。
4、由宅基地区位补偿价、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构计算公式为:
房屋拆迁补偿价=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六、农转非后拆迁有补偿吗法律分析:
被政府征地后,户口被转为农转非户口是有补贴的。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用地单位除支付补偿费外,还应当支付安置补助费。
按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二十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1、重庆市征地农转非政策
2、重庆市征地农转非人员住房安置规定
3、重庆市征地农转非户口的最新政策
4、重庆市农转非安置补偿标准
5、重庆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领取标准
6、重庆征地农转非社保缴费标准
7、重庆市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8、重庆市2021年农村征地拆迁补偿政策
9、重庆农转非安置补偿标准2020
10、重庆市征地农转非养老
以上就是在明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庆市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 农转非细则,农转非会失去哪些权益?农房拆迁还有补偿吗?2022农转非政策新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重庆市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政策,农转非拆迁补偿
内容审核:熊世红律师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中的法律法规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法律法条存在信息滞后或错误、侵权,欢迎联系我们纠错,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遇到拆迁,提前咨询律师各项是否合理,房屋,土地,装修,停产停业损失等。仅受理拆迁相关咨询!本所律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企业,商铺及复杂重大疑难案件!欢迎咨询在明律师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