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拆迁资讯

无锡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4年度,2024年宅基地建房新规

摘要:本文介绍无锡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4年度,2024年宅基地建房新规的相关知识,内容包含2023年宅基地新规,农村房屋宅基地新政策,2023年农村宅基地建房的最新政策,农村宅基地新政策,2022年农村建房新政策的征拆普法内容。欢迎咨询在明律师在线客服。
无锡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4年度,2024年宅基地建房新规

无锡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4年度,2024年宅基地建房新规

一、2024年宅基地建房新规

2024年宅基地建房新规如下:

1、农村户口居民,常年居住在农村且名下没有宅基地的,可以申请宅基地;

2、申请宅基地的年龄需满20周岁以上,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与父母分户的,方可申请;

3、国家征收土地导致失去宅基地的,可申请一块宅基地,但不能选择以房换房形式补偿;

4、洪灾或其他天灾人祸导致房屋破损的,可在原宅基地上申请重建房屋;

5、房屋无法居住的农村居民,可以重新申请宅基地建房;

6、户口迁出后又迁回且无宅基地的,也可以申请宅基地。

宅基地建房新规实施的步骤:

1. 建房户填写建房申请表;

2. 村民委员会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3. 镇政府进行初审,并张榜公布初审意见;

4. 报县级机关联合审批;

5. 县国土资源局收取建房保证费用,核发建设工程许可证;

6. 镇政府现场查验,实行建设全程管理;

7. 建房户申请竣工验收,核发建房竣工验收合格证。

综上所述,2024年宅基地建房新规对农村户口居民的宅基地申请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年龄、经济来源和与父母分户等要求。同时,对于因国家征收土地或天灾人祸导致失去宅基地的情况,也给予了相应的补偿和重建政策。此外,新规还规定了宅基地建房的具体步骤,包括填写申请表、审批、核发许可证和竣工验收等环节。这些规定将有助于规范宅基地建房的程序,保障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二、农村宅基地新政策

2023年宅基地政策新规定是:

1、宅基地开始实行一户一宅制度,灵活的利用闲置宅基地,宅基地是可以进行流转的;

2、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来建造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房屋、附属房屋和庭院。

每个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个宅基地,因此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面积和建设标准建房,禁止未经批准建房和超出批准面积占用宅基地。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有以下区别:

1、两者取得的费用条件不同。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是无偿的;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偿的,需要交纳土地使用费,只有在划拨的情况下不用交纳;

2、两者的使用主体不同。

宅基地使用权是村民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享有的权利,非本集体成员并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对主体并没有限制。

宅基地抵押贷款需要以下条件:

1、贷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没有任何不良信用记录;

2、用于抵押的房屋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没有权属争议,依法拥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权属证明,未列入征地拆迁范围;

3、除用于抵押的农民住房外,借款人应有其他长期稳定居住场所,并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贷款人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书面同意宅基地使用权随农民住房一并抵押及处置;

如果是以共有农民住房抵押的,还应当取得其他共有人的书面同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四十四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百四十九条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

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

登记机构应当向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放权属证书。

三、2023年宅基地新规

法律分析:

以下五类房屋会被拆除:

1、房屋长期空置;

2、非一户一宅;

3、宅基地超占;

4、无人居住房屋;

5、进城落户居民的房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条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百六十三条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一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

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四、农村房屋宅基地新政策

法律主观:

1、在原有 宅基地 上建房 这种情况就是翻盖旧房子或是在已经批下来的宅基地上建房。

根据规定,建房的村民需要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并通过村民会议。

之后拿着原有宅基地的使用证明、户籍证明、要盖房子的施工图或方案图、村民委员会的书面意见等材料去乡(镇)政府审批,拿到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就能安心的盖房了。

2、重新申请宅基地建房 申请流程与上面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乡镇政府初审通过后,还要报县(市、区)住房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另外材料准备方面,除了户籍证明等三项,需占用农用地的,要提供村民委员会出具的拟占用农用地的情况说明。

3、建造3层及以上楼房 2017年1月27日开始施行的《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村建筑施工人员个人不得承揽3层及以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或者跨度6米及以上的农村住房建设。

并要求凡是达到以上条件之一的,应当委托建筑施工企业、 劳务分包 企业承担施工,并向乡(镇)人民政府申报,纳入工程质量监督。

4、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 江西等省份正在探索 农村宅基地 的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农民自主管理。

主要是针对宅基地超面积使用,对超出标准但是已经开始建设的农村宅基地,对确认超占的面积进行有偿使用。

对符合申请宅基地建房条件,自愿放弃建房资格或是自愿退出宅基地的给予补偿和奖励。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农村房屋建设方面还没有具体的制度性规范,所以,农民盖房还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今年,在我国有的省份已经开始了农村房屋管理办法的试点,相信未来定会推向全国,根据政策规定,以下情况的农民将会失去在农村建房的资格。

1、农民违规选址建房的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农民只能在村集体分配给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但是由于管理和监督的疏漏,很多农民自行选址建房,然后才去村委补办手续;

还有的农民竟然把农业生产用地当作了宅基地使用;

甚至有的农民会违规占用水源用地和公路用地建房。

随着新政策的强力落实,这类行为在今年将会被坚决制止,而且这些农民以后想要在农村申请宅基地,手续也会变得异常严 苛。

2、农民未取得乡村规划许可的 绝大多数的农民会选择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但是,在盖房前,也须有乡镇一级的政府进行规划和审核,通过后才能盖。

未取得审核证书的,今年将一律停工。

3、农民房屋建设不符合设计规范的 为了保证兴建房屋的安全系数,国家对农村房屋进行严格把关,这是最引人关注的,这说明国家真正的把咱农民的安全生活和生产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所以,咱农民一定要理解国家的苦心,不要一味的抱怨手续的繁琐。

4、农民宅基地超标、一户多宅的不准再建房 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农民在农村宅基地超标、一户多宅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已经影响到农村均衡发展的战略实施。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对于农村这种现象的限制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是一件让人振奋的消息。

将来农村的房屋建设一定会有新的标准诞生,而且会越来越规范,希望咱农民可以理解国家限制房屋建设的良苦用心,按照规定建房。

对于那些有损农民权益的事儿,相信国家会逐步制定落实相关 法规 ,老百姓也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保护好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五、2023年农村宅基地建房的最新政策

法律主观:

1、在原有 宅基地 上建房 这种情况就是翻盖旧房子或是在已经批下来的宅基地上建房。

根据规定,建房的村民需要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并通过村民会议。

之后拿着原有宅基地的使用证明、户籍证明、要盖房子的施工图或方案图、村民委员会的书面意见等材料去乡(镇)政府审批,拿到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就能安心的盖房了。

2、重新申请宅基地建房 申请流程与上面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乡镇政府初审通过后,还要报县(市、区)住房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另外材料准备方面,除了户籍证明等三项,需占用农用地的,要提供村民委员会出具的拟占用农用地的情况说明。

3、建造3层及以上楼房 2017年1月27日开始施行的《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村建筑施工人员个人不得承揽3层及以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或者跨度6米及以上的农村住房建设。

并要求凡是达到以上条件之一的,应当委托建筑施工企业、 劳务分包 企业承担施工,并向乡(镇)人民政府申报,纳入工程质量监督。

4、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 江西等省份正在探索 农村宅基地 的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农民自主管理。

主要是针对宅基地超面积使用,对超出标准但是已经开始建设的农村宅基地,对确认超占的面积进行有偿使用。

对符合申请宅基地建房条件,自愿放弃建房资格或是自愿退出宅基地的给予补偿和奖励。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农村房屋建设方面还没有具体的制度性规范,所以,农民盖房还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今年,在我国有的省份已经开始了农村房屋管理办法的试点,相信未来定会推向全国,根据政策规定,以下情况的农民将会失去在农村建房的资格。

1、农民违规选址建房的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农民只能在村集体分配给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但是由于管理和监督的疏漏,很多农民自行选址建房,然后才去村委补办手续;

还有的农民竟然把农业生产用地当作了宅基地使用;

甚至有的农民会违规占用水源用地和公路用地建房。

随着新政策的强力落实,这类行为在今年将会被坚决制止,而且这些农民以后想要在农村申请宅基地,手续也会变得异常严 苛。

2、农民未取得乡村规划许可的 绝大多数的农民会选择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但是,在盖房前,也须有乡镇一级的政府进行规划和审核,通过后才能盖。

未取得审核证书的,今年将一律停工。

3、农民房屋建设不符合设计规范的 为了保证兴建房屋的安全系数,国家对农村房屋进行严格把关,这是最引人关注的,这说明国家真正的把咱农民的安全生活和生产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所以,咱农民一定要理解国家的苦心,不要一味的抱怨手续的繁琐。

4、农民宅基地超标、一户多宅的不准再建房 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农民在农村宅基地超标、一户多宅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已经影响到农村均衡发展的战略实施。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对于农村这种现象的限制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是一件让人振奋的消息。

将来农村的房屋建设一定会有新的标准诞生,而且会越来越规范,希望咱农民可以理解国家限制房屋建设的良苦用心,按照规定建房。

对于那些有损农民权益的事儿,相信国家会逐步制定落实相关 法规 ,老百姓也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保护好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六、2022年农村建房新政策

2023年宅基地政策新规定是:

1、宅基地开始实行一户一宅制度,灵活的利用闲置宅基地,宅基地是可以进行流转的;

2、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来建造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房屋、附属房屋和庭院。

每个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个宅基地,因此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面积和建设标准建房,禁止未经批准建房和超出批准面积占用宅基地。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有以下区别:

1、两者取得的费用条件不同。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是无偿的;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偿的,需要交纳土地使用费,只有在划拨的情况下不用交纳;

2、两者的使用主体不同。

宅基地使用权是村民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享有的权利,非本集体成员并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对主体并没有限制。

宅基地抵押贷款需要以下条件:

1、贷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没有任何不良信用记录;

2、用于抵押的房屋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没有权属争议,依法拥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权属证明,未列入征地拆迁范围;

3、除用于抵押的农民住房外,借款人应有其他长期稳定居住场所,并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贷款人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书面同意宅基地使用权随农民住房一并抵押及处置;

如果是以共有农民住房抵押的,还应当取得其他共有人的书面同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四十四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百四十九条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

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

登记机构应当向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放权属证书。

北京在明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1、无锡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4年度

2、无锡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

3、无锡宅基地征收补偿标准

4、无锡市农村宅基地新政策2020年

5、无锡农村拆迁补偿标准

6、2021年无锡最新拆迁赔偿政策

7、无锡住宅拆迁赔付比例

8、无锡市最新拆迁补偿

9、无锡2021年拆迁补偿标准明细

10、2020年无锡拆迁政策

以上就是在明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锡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4年度,2024年宅基地建房新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无锡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4年度,2023年农村宅基地建房的最新政策

内容审核:金长胜律师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中的法律法规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法律法条存在信息滞后或错误、侵权,欢迎联系我们纠错,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遇到拆迁,提前咨询律师各项是否合理,房屋,土地,装修,停产停业损失等。仅受理拆迁相关咨询!本所律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企业,商铺及复杂重大疑难案件!欢迎咨询在明律师在线客服。

推荐律师

杨在明
主任律师 首席拆迁律师

土地改造 厂房拆迁

马丽芬
合伙人律师 督导律师

企业厂房拆迁 公房征收腾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