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征收土地补偿标准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以下是关于该问题的详细解答:
补偿原则与范围: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补偿范围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应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补偿标准制定: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这一地价时,需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同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社会保障与安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补偿实施程序:
在征收土地前,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需进行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
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补偿费用支付: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各项补偿费用,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请注意,具体的补偿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参照当地的具体规定和标准进行补偿。同时,被征地农民有权了解补偿标准和方案,并参与相关听证和协商过程,以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二、农村合作社征地怎样补偿?法律分析: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三、农村合作社征地怎样补偿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
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
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规定,已经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删除。
一、征地补偿标准价格是多少
拆迁补偿标准的调整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
我国法律规定各地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
目前实施的征地补偿标准已超过规定年限的省份如未及时调整,将不予通过用地审查。
各类具体的价格补偿标准由区县物价局依据当地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情况进行定价。
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
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
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二、国家强制征收土地合法吗
1、国家可以强制征地,征收土地本来就是带有强制性的。
这种强制性并不是无任何约束的强制,而是法律下的强制,必须依法履行规定的法律程序,只要履行了法定的程序,农民就必须交出土地。
2、合法征地的补偿,当然是很少的,也土地出让的价格相比,差距很大,这一点也体现出了征地的强制性。
3、合法征地的补偿标准,由当地市县政府制定,当然,省政府一般应制定一个控制线。
4、合法征地的,当地市县政府和国土局应当依法发布《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和《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其中的《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中应当明示补偿安置标准,农民也正是通过这两个公告才得知土地被征用以及补偿安置标准的。
如果没有这两公告,则基本可以认定征地不合法。
四、农业企业征地补偿标准(一)征地补偿标准(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被征收集体土地的面积以经批准的项目征地红线确定范围为准,地类以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为准。
根据《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的规定,东区、石岐区、西区、南区、小榄镇、三乡镇、沙溪镇、古镇镇属三类地区;
火炬区、五桂山、东凤镇、南头镇、东升镇、横栏镇、大涌镇、坦洲镇、黄圃镇、三角镇、南朗镇、民众镇、阜沙镇、港口镇、神湾镇、板芙镇属四类地区。
1、三类地区的补偿标准为:
耕地78万元/公顷,园地60万元/公顷,林地27.7万元/公顷,养殖水面81万元/公顷,未利用地24万元/公顷。
2、四类地区的补偿标准为:
耕地70.2万元/公顷,园地54万元/公顷,林地25万元/公顷,养殖水面72.9万元/公顷,未利用地21.6万元/公顷。
(二)青苗补偿标准。
青苗补偿按预征地公告公布时实际种植情况计算。
1、水田2000元/亩。
2、草地3000元/亩。
3、菜地3000元/亩。
4、水产养殖:
四大家鱼及其亲鱼、饲料鱼3500元/亩,鳗鱼、桂花鱼等优质鱼类5500元/亩,甲鱼6000元/亩,虾类4000元/亩。
5、连片种植:
(1)蕉林6000元/亩。
(2)荔枝、龙眼树:
平均树冠每棵6米(含6米)以上,种植密度不少于18株/亩的,每亩补偿3.5万元;
平均树冠每棵3米(含3米)至6米,种植密度不少于30株/亩的,每亩补偿2.5万元;
平均树冠每棵1米(含1米)至3米,种植密度不少于70株/亩的,每亩补偿1.5万元;
平均树冠每棵1米以下,种植密度不少于150株/亩的,每亩补偿0.5万元。
达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平均树冠宽度的果树混栽的,按比例取平均值计算。
(3)其他杂果(包括芒果、葡萄、李树、柚树、橙树、柑橘、柿子、黄皮、番石榴、火龙果等)补偿标准:
平均树冠每棵5米(含5米)以上的,每亩补偿2万元;
平均树冠每棵1米(含1米)至5米的,每亩补偿1.5万元;
平均树冠每棵1米以下的,每亩补偿0.5万元。
达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平均树冠宽度的果树混栽的,按比例取平均值计算。
(4)草莓3000元/亩。
(5)经济林、竹林3000元/亩。
6、苗圃只作搬迁补偿。
苗圃搬迁费按1元/棵计算,最高补偿额不超20000元/亩。
7、花木场只作搬迁补偿,搬迁费用以及因搬迁造成的损失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确定。
8、特殊种植(养殖)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只作搬迁补偿,搬迁费用以及因搬迁造成的损失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确定。
9、林地。
对于使用林地进行种植,但未与林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租赁协议或者未取得林地使用法定批准文件的,补偿对象为林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
已与林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租赁协议或者已取得林地使用法定批准文件的,补偿对象为承租人或者已取得林地使用法定批准文件的单位或者个人。
10、经市农业、林业、渔业等职能部门核定,属超出正常种养规格、数量的不合理种养部分不予补偿,自行清理。
11、作征收补偿的青苗,由征收部门处理。
12、政府征地预公告发布之日后栽种的青苗不予补偿。
13、用于农业生产的临时构建筑物参照集体建设用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14、零星青苗补偿见附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五、征收集体农用地补偿标准有哪些(一)征地补偿标准(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被征收集体土地的面积以经批准的项目征地红线确定范围为准,地类以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为准。
根据《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的规定,东区、石岐区、西区、南区、小榄镇、三乡镇、沙溪镇、古镇镇属三类地区;
火炬区、五桂山、东凤镇、南头镇、东升镇、横栏镇、大涌镇、坦洲镇、黄圃镇、三角镇、南朗镇、民众镇、阜沙镇、港口镇、神湾镇、板芙镇属四类地区。
1、三类地区的补偿标准为:
耕地78万元/公顷,园地60万元/公顷,林地27.7万元/公顷,养殖水面81万元/公顷,未利用地24万元/公顷。
2、四类地区的补偿标准为:
耕地70.2万元/公顷,园地54万元/公顷,林地25万元/公顷,养殖水面72.9万元/公顷,未利用地21.6万元/公顷。
(二)青苗补偿标准。
青苗补偿按预征地公告公布时实际种植情况计算。
1、水田2000元/亩。
2、草地3000元/亩。
3、菜地3000元/亩。
4、水产养殖:
四大家鱼及其亲鱼、饲料鱼3500元/亩,鳗鱼、桂花鱼等优质鱼类5500元/亩,甲鱼6000元/亩,虾类4000元/亩。
5、连片种植:
(1)蕉林6000元/亩。
(2)荔枝、龙眼树:
平均树冠每棵6米(含6米)以上,种植密度不少于18株/亩的,每亩补偿3.5万元;
平均树冠每棵3米(含3米)至6米,种植密度不少于30株/亩的,每亩补偿2.5万元;
平均树冠每棵1米(含1米)至3米,种植密度不少于70株/亩的,每亩补偿1.5万元;
平均树冠每棵1米以下,种植密度不少于150株/亩的,每亩补偿0.5万元。
达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平均树冠宽度的果树混栽的,按比例取平均值计算。
(3)其他杂果(包括芒果、葡萄、李树、柚树、橙树、柑橘、柿子、黄皮、番石榴、火龙果等)补偿标准:
平均树冠每棵5米(含5米)以上的,每亩补偿2万元;
平均树冠每棵1米(含1米)至5米的,每亩补偿1.5万元;
平均树冠每棵1米以下的,每亩补偿0.5万元。
达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平均树冠宽度的果树混栽的,按比例取平均值计算。
(4)草莓3000元/亩。
(5)经济林、竹林3000元/亩。
6、苗圃只作搬迁补偿。
苗圃搬迁费按1元/棵计算,最高补偿额不超20000元/亩。
7、花木场只作搬迁补偿,搬迁费用以及因搬迁造成的损失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确定。
8、特殊种植(养殖)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只作搬迁补偿,搬迁费用以及因搬迁造成的损失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确定。
9、林地。
对于使用林地进行种植,但未与林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租赁协议或者未取得林地使用法定批准文件的,补偿对象为林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
已与林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租赁协议或者已取得林地使用法定批准文件的,补偿对象为承租人或者已取得林地使用法定批准文件的单位或者个人。
10、经市农业、林业、渔业等职能部门核定,属超出正常种养规格、数量的不合理种养部分不予补偿,自行清理。
11、作征收补偿的青苗,由征收部门处理。
12、政府征地预公告发布之日后栽种的青苗不予补偿。
13、用于农业生产的临时构建筑物参照集体建设用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14、零星青苗补偿见附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六、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法律分析: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1、农村合作社土地拆迁如何补偿的
2、合作社拆迁怎么赔偿
3、农村合作社拆迁补偿标准
4、农村合作社土地补偿标准
5、农业合作社遇到拆迁怎么处理
6、合作社土地被国家征收怎么办
7、农村合作社房子动迁时咋补偿
8、农村合作社征收补偿
9、农民专业合作社拆迁补偿
10、农村合作社征地怎样补偿
以上就是在明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合作社土地拆迁如何补偿,农业合作社征收土地补偿标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农村合作社土地拆迁如何补偿,征收集体农用地补偿标准有哪些
内容审核:郭一卒律师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中的法律法规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法律法条存在信息滞后或错误、侵权,欢迎联系我们纠错,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遇到拆迁,提前咨询律师各项是否合理,房屋,土地,装修,停产停业损失等。仅受理拆迁相关咨询!本所律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企业,商铺及复杂重大疑难案件!欢迎咨询在明律师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