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对于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这里只给出了月工资,没有提供其他详细信息,因此我们只能进行简化的计算。
假设该个人没有其他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首先,将月工资一万五乘以12个月,得到全年的工资收入,即180000元。然后,从这个数额中减去六万元的费用扣除,得到120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实际上是在计算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而问题中询问的是每月的所得税。因此,我们需要将120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分摊到每个月,即每月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元。
接下来,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以2023年的税率表为例,10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因此,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0000元乘以10%减去210元,即790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是基于一系列假设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税额可能会受到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的税务人员或使用税务软件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月工资一万五的个人,在没有其他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的情况下,每月大约需要缴纳790元的个人所得税。
二、一万二的工资要扣多少个人所得税法律分析:
假如以下各项费用扣除为0,那么应交个税=(15000-5000)X3%=3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本期(本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
累计减除费用,按照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专项扣除项目,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支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三、工资一万五千交多少个人所得税一万的工资要交290元的税。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从3500上涨到5000,所以,10000月薪应该纳税的部分有5000,税率是10%,速算扣除210。
应纳税额等于5000乘以10%减去210等于290。
纳税的流程如下:
1、纳税人领取营业执照后,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由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
2、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后,应确定办税主管领导、主管会计、主管办税人员;
3、纳税人按照发票管理制度的规定购买、使用发票,并建立内部的发票管理制度;
4、纳税人按期如实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并按规定报送有关报表、资料;
5、纳税人按照规定的期限,将应纳税款如期缴入国库;
6、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纳税自查、并有义务接受税务机关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纳税申报所需的材料如下:
1、 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材料;
2、与纳税有关的合同、协议书及凭证;
3、税控装置的电子报税资料;
4、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和异地完税凭证;
5、境内或者境外公证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文件;
6、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包括:
税种、税目,应纳税项目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项目,计税依据,扣除项目及标准,适用税率或者单位税额,应退税项目及税额、应减免税项目及税额,应纳税额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额,税款所属期限、延期缴纳税款、欠税、滞纳金等;
7、扣缴义务人办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时,应当如实填写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并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合法凭证以及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8、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总之,工资1万交290元税。
1万元工资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扣除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290元的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10000乘12减60000减36000乘0.1加36000乘0.03等于3480元。
此为年总缴税额,平均到每月为290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四、一万工资扣多少税法律分析:
一万五千元个人所得税缴纳具体如下:
月工资15000元,每个月缴纳的“五险一金”为15000×19%+10=2860元,剩余部分:
15000-2860元=12140元,减去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后为8640元,应交纳个人所得税:
8640×20%-555=1173元。
如果不考虑扣除“五险一金”,则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15000-3500=11500元×25%-1005=1870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五、工资1万5交多少个人所得税法律分析:
一万五千元个人所得税缴纳具体如下:
月工资15000元,每个月缴纳的“五险一金”为15000×19%+10=2860元,剩余部分:
15000-2860元=12140元,减去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后为8640元,应交纳个人所得税:
8640×20%-555=1173元。
如果不考虑扣除“五险一金”,则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15000-3500=11500元×25%-1005=1870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六、一月一万五工资要交多少税法律分析:
假如以下各项费用扣除为0,那么应交个税=(15000-5000)X3%=3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本期(本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
累计减除费用,按照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专项扣除项目,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支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1、句容拆迁补偿一万五每平方多少钱
2、句容拆迁房
3、句容拆房赔偿价格表
4、句容农村拆迁标准
5、句容公布拆迁后一般多久拆
6、句容拆迁办
7、句容拆迁安置房
8、句容拆迁安置服务中心
9、2021年句容拆迁
10、句容市征地补偿新标准
以上就是在明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句容拆迁补偿一万五每平方,每月工资一万五,要交多少所得税”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句容拆迁补偿一万五每平方,工资1万5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内容审核:邓青锋律师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中的法律法规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法律法条存在信息滞后或错误、侵权,欢迎联系我们纠错,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遇到拆迁,提前咨询律师各项是否合理,房屋,土地,装修,停产停业损失等。仅受理拆迁相关咨询!本所律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企业,商铺及复杂重大疑难案件!欢迎咨询在明律师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