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支付拆迁补偿款应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具体取决于补偿款的性质和用途。
一、若拆迁补偿款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补偿搬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性支出和停工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收入。在此情况下,企业可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若拆迁补偿款用于补偿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的搬迁损失,应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在固定资产清理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在无形资产转销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同样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三、若拆迁补偿款用于补偿搬迁后新建资产,如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应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这部分补偿款应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具体而言,企业可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企业搬迁完毕后,递延收益应保留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金额。差额部分应转入营业外收入,此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综上所述,企业支付拆迁补偿款时,应根据补偿款的具体性质和用途,分别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以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二、公司拆迁补偿款要交税吗法律分析:
第一,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会计准则相关规定,M集团收到因政府规划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
所以,2016年度M集团将收到的拆迁款按进度计入当期损益,不符合相关规定。
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为:
在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
对于属于补偿搬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性支出,按照拆迁产生的相关费用金额,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递延收益”科目,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
并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在企业完成拆迁之后,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第二,在搬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性支出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对属于补偿搬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性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由此,收到的拆迁补助用于补偿当年及以后产生的费用支出,不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影响。
此外,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在风险评估阶段考虑对M集团业绩承诺可能存在舞弊的影响。
同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执行实质性程序的过程中,将对业绩承诺的影响分析考虑记录于底稿中,并运用重要性原则判断上述事项是否导致集团合并层面产生了错报。
此外,如果注册会计师判断上述事项属于错报,则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的相关要求,针对相关错报与管理层进行沟通,并要求管理层更正错报。
如果管理层拒绝更正沟通的部分或全部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管理层不更正错报的理由,并在评价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时考虑该理由。
法律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四、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
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 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
其中,属于对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损失、有关费用性支出、停工损 失及搬迁后拟新建资产进行补偿的,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 理。
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企业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迁补偿款,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会计准 则进行处理。
三、拆迁补偿款计入什么科目法律分析:
需要交税。
与企业拆迁补偿款中有联系的税种主要包括三种:
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
其中企业所得税需要缴纳,营改增之后,增值税也不收。
此外不同的征收可能会免除部分税种。
例如:
因国家建设需要的拆迁补偿款,免征土地增值税。
但是如果是商业征收,则不免征土地增值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土地增值税:(一)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
(二)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收、收回的房地产。
四、企业拆迁补偿款要交税吗法律分析:
一、公司收到拆迁补偿款因为属为政策性搬迁而收到的补偿款,全额计入“专项应付款。
会计处理:
借 银行存款 贷 专项应付款
二、对补偿款进行会计核算上折分和归类因为拆迁补偿是打包核算的补偿,会计处理上需对该笔金额进行折分,具体分以下几大类:
1、固定资产类首先对固定资产进行统计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按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分摊减少专项应付款金额,计入递延收益,同时计入本期营业外收入。
相关分录如下:
(1)借:
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
固定资产(2)借:
专项应付款 贷:
固定资产清理(3)相关因搬迁所有的费用开支 借:
专项应付款 贷:
银行存款注:
1、相关的清理费用按正常会计准则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2、财务处理原则,在搬迁期间,所有发生的费用开支,冲减专项应付款(需按正常会计准则保留原始凭证)2、土地使用权首先对无形资产进行统计账面原值、累计摊销和净值,按净值分摊减少专项应付款金额,计入递延收益,同时计入本期营业外收入。
借:
专项应付款 贷:
无形资产具体分录参固定资产处理分录3、搬迁期间开支处理根据《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搬迁费用支出,是指企业搬迁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安置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停工期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临时存放搬迁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各类资产搬迁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等。
资产处置支出是指企业由于搬迁而处置各类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包括变卖及处置各类资产的净值、处置过程中所发生的税费等支出。
所有发生的开支费用,以最大限度核销冲减专项应付款。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八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五、企业拆迁补偿款怎么做会计分录法律分析:
一、公司收到拆迁补偿款因为属为政策性搬迁而收到的补偿款,全额计入“专项应付款。
会计处理:
借 银行存款 贷 专项应付款
二、对补偿款进行会计核算上折分和归类因为拆迁补偿是打包核算的补偿,会计处理上需对该笔金额进行折分,具体分以下几大类:
1、固定资产类首先对固定资产进行统计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按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分摊减少专项应付款金额,计入递延收益,同时计入本期营业外收入。
相关分录如下:
(1)借:
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
固定资产(2)借:
专项应付款 贷:
固定资产清理(3)相关因搬迁所有的费用开支 借:
专项应付款 贷:
银行存款注:
1、相关的清理费用按正常会计准则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2、财务处理原则,在搬迁期间,所有发生的费用开支,冲减专项应付款(需按正常会计准则保留原始凭证)2、土地使用权首先对无形资产进行统计账面原值、累计摊销和净值,按净值分摊减少专项应付款金额,计入递延收益,同时计入本期营业外收入。
借:
专项应付款 贷:
无形资产具体分录参固定资产处理分录3、搬迁期间开支处理根据《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搬迁费用支出,是指企业搬迁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安置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停工期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临时存放搬迁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各类资产搬迁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等。
资产处置支出是指企业由于搬迁而处置各类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包括变卖及处置各类资产的净值、处置过程中所发生的税费等支出。
所有发生的开支费用,以最大限度核销冲减专项应付款。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八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六、拆迁补偿款会计处理法律分析:
第一,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会计准则相关规定,M集团收到因政府规划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
所以,2016年度M集团将收到的拆迁款按进度计入当期损益,不符合相关规定。
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为:
在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
对于属于补偿搬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性支出,按照拆迁产生的相关费用金额,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递延收益”科目,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
并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在企业完成拆迁之后,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第二,在搬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性支出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对属于补偿搬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性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由此,收到的拆迁补助用于补偿当年及以后产生的费用支出,不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影响。
此外,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在风险评估阶段考虑对M集团业绩承诺可能存在舞弊的影响。
同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执行实质性程序的过程中,将对业绩承诺的影响分析考虑记录于底稿中,并运用重要性原则判断上述事项是否导致集团合并层面产生了错报。
此外,如果注册会计师判断上述事项属于错报,则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的相关要求,针对相关错报与管理层进行沟通,并要求管理层更正错报。
如果管理层拒绝更正沟通的部分或全部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管理层不更正错报的理由,并在评价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时考虑该理由。
法律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四、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
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 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
其中,属于对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损失、有关费用性支出、停工损 失及搬迁后拟新建资产进行补偿的,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 理。
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企业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迁补偿款,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会计准 则进行处理。
1、企业支付拆迁补偿款账务处理
2、企业拆迁补偿款会计分录
3、企业支付拆迁补偿款如何入账
4、企业拆迁补偿款会计处理
5、企业拆迁政府补偿会计处理
6、企业拆迁赔偿账务处理
7、企业获得拆迁补偿款是否应缴纳增值税
8、企业拆迁补偿款会计分录怎么做
9、公司拆迁补偿款会计分录
10、支付拆迁补偿款会计处理
以上就是在明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支付拆迁补偿款计入什么科目,企业支付拆迁补偿款计入什么科目”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企业支付拆迁补偿款计入什么科目,企业拆迁补偿款怎么做会计分录
内容审核:周雷律师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中的法律法规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法律法条存在信息滞后或错误、侵权,欢迎联系我们纠错,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遇到拆迁,提前咨询律师各项是否合理,房屋,土地,装修,停产停业损失等。仅受理拆迁相关咨询!本所律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企业,商铺及复杂重大疑难案件!欢迎咨询在明律师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