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拆迁资讯

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国家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

摘要:本文介绍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国家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的相关知识,内容包含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款发放程序是怎么样的,征地补偿款的有关规定,征地补偿款怎么发放?的征拆普法内容。欢迎咨询在明律师在线客服。
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国家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

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国家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

一、国家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

国家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告知征地情况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需以书面形式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信息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此时,应特别注意,凡在此之后的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将不予补偿。这一步骤遵循了《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相关规定,确保被征地方的知情权和听证权。

确认征地调查结果

国土资源部门会联合交通、林业部门,对拟征土地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的权属、种类、数量等。调查结果需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确保征地信息的准确性。

组织征地听证

在征地报批前,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有权申请听证,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提出意见。如当事人申请听证,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听证,充分听取并考虑被征地方的意见。

签订征地补偿协议

依据制定的补偿标准,国土资源部门需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签订征地补偿协议。该协议将作为征地报件的必备部分,一同上报审批,确保补偿事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公开征地批准事项

经依法批准征收的土地,相关信息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同时在被征地所在村、组进行公告。这一步骤增强了征地过程的透明度,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

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经市、县政府批准后,应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限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补偿安置费用。国土资源部门将协同相关部门对补偿费用的分配和使用进行监督,确保补偿款能够真正落实到被征地方手中。

综上所述,国家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是一个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保障被征地方权益的过程。各步骤紧密衔接,确保征地工作的合法、公正、公开进行。

二、征地补偿款的有关规定

征地补偿款发放程序:

1、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并报市、县级人民政府;

2、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告,征求公众意见;

3、对于有多数意见的补偿方案举行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4、保障征收补偿费用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

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第十一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征求意见情况和根据公众意见修改的情况及时公布。

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第十二条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房屋征收决定涉及被征收人数量较多的,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征收补偿费用应当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三、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

法律分析:

征地补偿标准: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构成。

一、征地补偿费用项目1、土地补偿费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附着物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而向该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4、安置补助费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

二、征地补偿标准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

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

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规定,已经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删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四、征地补偿标准

法律分析:

具体程序如下:

1、公告。

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征收土地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公告,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乡(镇)、村予以公告。

2、登记。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在公告规定期限内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3、公告、征地补偿方案。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4、争议的处理。

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争议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

5、补偿费用的支付。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所有者所有。

安置补助费专款专用,根据需要安置人员的安置情况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

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五、征地补偿款发放程序是怎么样的

法律分析:

具体程序如下:

1、公告。

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征收土地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公告,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乡(镇)、村予以公告。

2、登记。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在公告规定期限内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3、公告、征地补偿方案。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4、争议的处理。

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争议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

5、补偿费用的支付。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所有者所有。

安置补助费专款专用,根据需要安置人员的安置情况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

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六、征地补偿款怎么发放?

征地补偿款发放程序:

1、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并报市、县级人民政府;

2、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告,征求公众意见;

3、对于有多数意见的补偿方案举行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4、保障征收补偿费用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

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第十一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征求意见情况和根据公众意见修改的情况及时公布。

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第十二条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房屋征收决定涉及被征收人数量较多的,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征收补偿费用应当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北京在明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1、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及时间

2、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步骤

3、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及法律依据

4、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

5、国家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

6、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图

7、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及标准

8、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是什么

9、征地补偿款发放原则

10、征地补偿费发放程序

以上就是在明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国家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征地补偿款发放流程,征地补偿款发放程序是怎么样的

内容审核:王佳扬律师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中的法律法规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法律法条存在信息滞后或错误、侵权,欢迎联系我们纠错,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遇到拆迁,提前咨询律师各项是否合理,房屋,土地,装修,停产停业损失等。仅受理拆迁相关咨询!本所律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企业,商铺及复杂重大疑难案件!欢迎咨询在明律师在线客服。

推荐律师

杨在明
主任律师 首席拆迁律师

土地改造 厂房拆迁

马丽芬
合伙人律师 督导律师

企业厂房拆迁 公房征收腾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