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
关于房产补偿问题:首先,以户为单位向被征收方以及房屋租赁者提供搬家费用,每户补贴1000元。
根据住房面积划分出三个类别:
1)小于等于150平米(含)的住宅,补偿金额为1000元;
2)介于150到300平米(含)之间的住宅,补偿金额为1500元;
3)大于300平米的住宅,补偿金额为2000元。
关于地面附属设施补偿标准:仓库每平米补偿920元,室外水泥地坪每平米补偿165元,沼气池每口补偿4600元,厕所每平米补偿190-300元,猪鸡舍每平米补偿150-260元,塑料大棚每平米补偿165-280元,菜窖每平米补偿180-330元,砖石墙每延米补偿190元,格栅(含工艺格栅栏)每延米补偿450元,大门楼每座补偿2400元,饮用水井(含压水设备)每眼补偿1000元,农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设备)每眼补偿15000元,排灌大井(含设备)每眼补偿3万元,排水管(塑料管、铸铁)每延米补偿80-150元,电话移机补助费每户200元,有线电视迁移补助费每户300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可能因时间和地域而有所差异。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二条
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三条
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关于房产补偿问题:首先,以户为单位向被征收方以及房屋租赁者提供搬家费用,每户补贴1000元。
根据住房面积划分出三个类别:
1)小于等于150平米(含)的住宅,补偿金额为1000元;
2)介于150到300平米(含)之间的住宅,补偿金额为1500元;
3)大于300平米的住宅,补偿金额为2000元。
关于地面附属设施补偿标准:仓库每平米补偿920元,室外水泥地坪每平米补偿165元,沼气池每口补偿4600元,厕所每平米补偿190-300元,猪鸡舍每平米补偿150-260元,塑料大棚每平米补偿165-280元,菜窖每平米补偿180-330元,砖石墙每延米补偿190元,格栅(含工艺格栅栏)每延米补偿450元,大门楼每座补偿2400元,饮用水井(含压水设备)每眼补偿1000元,农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设备)每眼补偿15000元,排灌大井(含设备)每眼补偿3万元,排水管(塑料管、铸铁)每延米补偿80-150元,电话移机补助费每户200元,有线电视迁移补助费每户300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可能因时间和地域而有所差异。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二条
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三条
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规定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3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2024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多少钱
●2025农村宅基地征收补偿标准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2024年有哪些更新?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文件
●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农村宅基地拆迁新政策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2024年有哪些更新?
以上就是在明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2024年有哪些更新”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农村宅基地拆迁新规,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2024内容审核:段园莉律师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中的法律法规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法律法条存在信息滞后或错误、侵权,欢迎联系我们纠错,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遇到拆迁,提前咨询律师各项是否合理,房屋,土地,装修,停产停业损失等。仅受理拆迁相关咨询!本所律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企业,商铺及复杂重大疑难案件!欢迎咨询在明律师在线客服。